远离你的舒适区会让你变得更强(1)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强者,一种人是弱者。强者给自己找不适,弱者给自己找舒适。

想要变得更强,就必须要学会强者的必备技能,那就是让不适变得舒适

如果你学会了这种技能,你可以搞定很多事情,例如克服拖延,健身,学习新语言,探索未知领域等等。但是很多人都倾向于回避这种不舒适,毕竟没有一件事情是简单的,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忍受很多痛苦,甚至是让自己遍体鳞伤。例如,你想要改掉拖延的毛病,你必须要在任务出现的时候给自己设定时间期限,然后立即去做,直到任务完成。但是在做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干扰,你必须要与之相斗争,其过程必然是痛苦的,这种不适会持续很久,直到有一天你习以为常了,那么你也就不再拖延了。这个过程,就是让不适变得舒适,变得像睡觉前刷牙一样,成为一种习惯。

我以前一直很觉得我们应该让自己舒适一些,但是后来我明白一些不适有时并不是件坏事。事实上,你可以学会享受这种不适,例如,我每天都会做一些力量训练,虽然这点不适不会严重到我讨厌的地步,但是人就是这样的,能逃避的困难,我们总能找到借口。我开始告诉自己,既然锻炼肌肉这点痛苦和不适并不影响什么,我不如坚持下去,看看结果怎么样。于是,我制定了计划表格,让这点不适参与我的生活,形成一种习惯。每当我完成15个引体向上,我会在引体向上那一栏写上15,每个月我都会换新的纸张,并总结上个月的情况。不经意间,几个月时间我已经做了1000个引体向上了。

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训练自己早起的习惯,其实每天闹铃一响就起床和再睡几分钟起床效果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前者会有点小不适,后者会更舒适一些。我给自己制定了闹铃一响就起床的计划。只要我能在闹铃响后就立刻爬起来,就在纸上写下+1,如今,已经坚持超过200+了。

后来 ,我发现任何只要是有一点不适的事情都是可以训练的,我们可以将一件不适的事情变成一种习惯,然后你会离不开它,觉得这点小痛苦其实是平淡无奇生活中的一种调味料。这件事由不适变得舒适,良好的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

具体的方法如下:

1、  找到一件你想做的事情,这件事情会让你有点小不适,但是做成了以后你会收获很多。例如,健身。

2、  你可以把这件事情分解成1000个独立的事件,要确保每个事件都在你能容忍的不适程度内。你可以先测试一下你尽全力最大的容忍程度,然后减去20%,从这个值开始。例如,我想要做10000个引体向上,那么分成1000份,就是每次10个。

3、  开始去做,并且不要强迫自己,把它当做一种乐趣去挑战。例如,今天我做了10个,那么就剩下999份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可以随时随地,想做就做,只要完成这1000份事件,我的目标就达成了。

4、  随着你的能力增强,逐渐增加分量,例如一个月后,你可以做到15个,3个月后,你可以做到25个。所以,10000个看似需要1000天才能完成,事实上,你可能9个月就搞定了。

这个方法的精髓在于把一个很大的痛苦分解成1000份小不适,然后将它融入每天的生活中,培养成习惯,将不适转变成舒适。

分享收藏本文

《远离你的舒适区会让你变得更强(1)》有7条评论

  1. 文中提到的方法与自己近段时间的感悟非常的像。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就,不断地突破,不断地走出自己的心里舒适区是必须的。而一个人的习惯,譬如拖拉,是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改正,从而使自己的执行力得到不断地加强,这个理论好像实在《10000小时天才理论》里面看到的,确实非常使用。
    其次,是如何去做的问题,作者在这里提出的方法蕴含着循序渐进、不断加强的理念,这与我最近的想法很想。把大的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然后每天执行比自己的上限少一点的任务量,这个样子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会让自己觉得每天都要拼了老命才能达到目标,这样一天两天可以,但是必不能长久。而且作者也提到,只要你这样做,慢慢的你会发现你会提前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因为你在做的过程中,能提得到了提升,而且应经在一步步的走出自己的心里舒适区,已经走在成功的路上了!

  2. “制定了计划表格,让这点不适参与我的生活,形成一种习惯。” ——这是一种非常棒的方式,自从我用记事本记录事情(或者习惯)的进度后,事情的发展好很多。感觉上那个记事本有两个功能:
    1、会提醒自己要继续去完成这件事。
    2、给自己提供成就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