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本讨论古希腊城邦政治的书,书里面讨论“正义”。在柏拉图看来,就“正义”而言,一个正义的人和一个正义的国家是没有区别的。柏拉图认为,每个人的灵魂都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三种因素,与此相应,也具有智慧、勇敢和节制三种美德,当这三种因素在理性的支配下,各司其职、协调一致时,就成为一个正义的人。于是就有了柏拉图的“四美德”,即: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这四种美德是具有层次序列的,作为最高的善——正义,是在前三种美德协调一致的前提下,才会实现。
可能是由于我的完美主义癖作怪,我总觉得把这四个方面合称为“四美德”有点别扭。先是觉得正义作为一种至善,和其他三种美德并提,不合适,也许改成“3+1美德”更合适,(哈哈!)之后想想,在一个群体里有个“领头”是常态,狮群有狮王,工作组有组长,这个领头的不仅不会破坏群体,还会使群体更好,在很多具体条件下,绝对均等并不是最好的。后来,我又觉得“节制”这个美德很特别。其他三个美德,我们拥有的越多越好,但是“节制”这个美德多了,会不会很压抑,把人性压抑了,没有了随心自在,还怎么追寻幸福呢?
今天在去图书馆的路上,阳光明媚耀眼,在这寒冷的冬日里,阳光着实宝贵,真想在阳台上晒着太阳喝着热茶,享受周末的幸福时光。但是,事实上我得赶去寒冷的图书馆苦逼的写论文。(不知道图书馆怎么搞的,最低温零下的日子,还不开空调。)在图书馆里找座位坐下,看见桌面支离破碎的光影。原来是隔着竹林从窗户射进来的阳光,窗户旁的墙上挂着一幅书法:“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现在想来,人之所以要节制,那是因为“生有涯”。人的一生能获取的东西是有限的,怀抱起了这些,就必然得将那些弃于脚边。现在想来就觉得自己太贪心了。不是所有的免费馈赠,我都要贪得无厌的照单全收。大自然在冬日里馈赠的阳光我刚才在路上已经享受,这会儿我该 “享受”图书馆馈赠与我的知识了。若对某一物无节制的汲取,那另一物我不能拥有。不知道节制,导致顾此失彼,失去反而更多。
面对人类无处不在又无尽的欲望我们应该节制,但是节制多了,我们会不会没有轻松和自由呢?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看来不逾矩的的同时从心所欲是有希望的,但是真的要修炼七十年吗?这让人很绝望!
在德尔斐神庙刻有两句被人传诵的箴言,一句是:“认识你自己”;另一句是:“万勿过度”。我觉得认识自己是一件似水长流的事情,我们在不断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己。看来“万勿过度”也是一样。我相信习惯是养成的,当我们长期坚持合理节制,慢慢会形成习惯。我节制的不吃蜜饯等垃圾食品(好吃,但却是垃圾食品),我节制的不在晚上看电影看到很晚(易兴奋,导致晚睡)。现在想来,我除了去年过年的时候吃了一点外,我有两年没买蜜饯了,也已经很长时间不在晚上看剧集和电影了。我想这些节制对健康是有益的,后来这些事情不再需要自我压抑,放弃这些不当的欲望很久了,就不那么想要了,也就不再是欲望了。虽然离处处随心又不逾矩还差好远好远,但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改变,真的会给生活注入正能量。“万勿过度”是长期修炼的过程,好的习惯是需要长时间培养的。
现在看来,勇敢、智慧、正义是名词,代表着美好的东西,而节制,是动词,本身就是美好。
节约也是美德
勇敢和正义是名词,也是形容词。(*^__^*) 嘻嘻……
对哦。很多词,词性不止一个。
岁月如同藏在手中的细沙,总是会从指间偷偷的滑落。她悄无声息,却总能留下一些不易觉察的痕迹。也如花开花落,花瓣离落之时,总会有暗香残存!于是不经意间,人们在时间的流动中,各自苍老。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