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说,这篇文章我始终没能在认知中准确的把握过它,虽然文中提到的化名有些我依稀知道它们是谁,有些我并不知道,但这一切并不妨碍我在这场叙述的继续迷失路径。
作者只开了个头,人物刚刚登场就让我写序,我开始作案就未免有种造假的嫌疑。我甚至不知道她的故事计划要去何处,而结局的风景又准备在何等角度上震撼我的视觉。我倒是在废纸上见过她列的人物关系表,类似与a与b相关,b与c相关,而a与c却又负相关,她似乎津津乐道于一个假设的拆开与闭合之间的乐趣,显而易见的是,主人公正是叙述者“我”,正文行至第一节结束完全没有出现失控,每个人的裤脚和衣袖,以及嘴角上扬几个毫米的微笑完全在掌控之中,她的小心翼翼的虚构一个世界来补充某种现实的缺憾,或记录现实发生的投影,我们可以觉察到明显的痕迹,比如一辆“保时捷”这个品牌的出现,这一切看起来都像一个普普通通的编造的故事,你甚至完全怀疑这是不是你以前曾经也起草过这样的小说(你可能非常惭愧不想承认),但好在这一切仅仅是故事的第一章—
一切都是不可预料的,包括不可预料本身——像一条人行道也可能会在平淡无奇中突然断开,而这正是偶然性本身的含义,那是你事前不可预料的,事中不可控制,事后无可奈何的。我非常不愿意举的也是最空洞无物的例子就是生活。生活存在吗?生活不存在吗?有些东西恰恰就是你感受不到的本身。小说的第二章第一句你会觉得突兀,是的,突兀的很,似乎原作者因为一个我们完全不知道的原因——是厌倦了平淡无奇的按计划行军?还是她又开始了另一部小说的写作?她把故事的结局写到了另一本小说?我只是猜测,反正她将稿子的写作计划放弃了,然后另一个人接手,开始重新计划故事,于是这前后就像历史一样,除了主人公的名字是一样的,没有什么是相同的,他们突然都变成了另外的人,完全失去了连续性和统一,而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呢?
哪是个怎样的转折呢?哪背后是个怎样的声音?我无法知道,作者留给我们的除了文字还是文字,我们只能在一个个角落里看,像一个完全不知道天气的下午,我们在听一个始终费解而细碎的故事,它终于击败了蜂拥而上的比喻,呈现了无以言说的惆怅和顿悟,请允许我用小说中的一句来描述这种感觉,并且结束我的这篇序文:
“我们的上面是什么?是天空吗?是明天吗?我不知道,我想它大概什么也没有,或者只是一阵吹过我们指间的风……”(文/玟涛)
我怎么觉得这篇文章没头没尾。。。
这和博华建这个网站的初衷书否有些背离了,至少让我们知道这篇文是针对什么书写的序,我感觉不知所云
或者,我水平太低,所以没看懂
作者的文字运用能力很强,欣赏中~~
真的为了假期整本书啊,好吧,不过分~~~
呵呵,是给朋友一篇未完成的小说写的书评,既然小说永远无法再完成,所以书名也不去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