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理性,就是爱国
前言
哥们我不是因为自己是SONY产品经销商就宣扬“抵制日货愚昧论”,而是因为今天地球村的时代,无论从自身利益还是从国家利益出发,抵制某国商品其实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倒过来的愚昧思维逻辑。
理性思维不是懦弱的隐忍,而是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分歧是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的,在诸多的博弈手段中,战争是最愚昧且得不偿失的解决方案,但是,理性思维并不意味着放弃“战争手段”,理性思维仅仅只是着眼于利益,而将问题的解决方案始终放在可控范围内,实在不得不战,彼时的“战争手段”也属理性决策。
不断升级的中日紧张关系
8月29日日本众参两院先后通过谴责中韩决议,随着8月27日下午四点日驻华大使遇袭事件的发展,中日两国紧张关系进一步升级。我甚至收到了一些朋友鼓吹所谓“抵制日货,捍卫主权”的短信。
这些短信无非是一些愚蠢至极并已在互联网流传多年的“抗日言论”,其实只要稍微理性一些的朋友,就不难发现,这些数据的真实性经不起丝毫的推敲,更不用说其逻辑的合理性。
在诸多的“抗日言论”中,最“经典”的莫过于“如果中国人6个月不买日货,日本将有1半人失业。如果中国人1年不买日货,日本经济结构彻底瓦解……”
先不去分析这段“经典言论”,我们先来看一些众所周知的常识(以下思维逻辑引用“腾讯话题”《钓鱼岛争端该“不惜一战”?》):
1、行为逻辑极端化、简单化,否定外交的博弈功能
“抵制日货”、“不惜一战”论行为逻辑极端化、简单化,完全否认外交是一个持续博弈、进进退退的复杂、连续过程。在今天中国面对的国际环境中,中国不仅与日本有领土上的争议,还与南海诸国、大陆边境线上诸国等都有较多的领土争议,在国际环境上,与美国、韩国等直接利益关系国,在国内,与台湾地区、国内社会矛盾等等多方面构成了极为复杂的国内国际关系系统。
如此庞杂的环境,一句简单的“抵制”、“战争”是异常愚昧的。
2、把“差异”无限放大,否认了中日关系之间的“同”
1)经贸合作的需求和空间仍然巨大。中日已经互为重要的经贸伙伴。两国贸易额由1972年的10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3429亿美元,增长300多倍。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日本对华贸易占日本外贸的比重超过20%。1993年至2003年,日本连续11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现在则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有望在年底启动,届时将进一步激发贸易投资活力,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编辑自腾讯话题内容)
2)在基本外交策略上,中日其实相当的一致。战后日本所坚持的一直是和平主义,尽管时有右翼出来搅局,但只能算是枝节。而中国实施的也是和平外交政策。包括邓小平提出的著名的“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方案。(编辑自腾讯话题内容)
3)千百年来双方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互相影响。
3、没考虑双方的承受能力:战争只会让双方倒退 毫无获益可言
如果中日在钓鱼岛爆发全面冲突,无论谁最后夺下钓鱼岛,双方都只是失败者,因为双方根本没有能力承当这场战争的成本。
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4427名美军士兵阵亡、3.4万多人受伤,打水漂的资金多达3万亿美元。3万亿美元于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2011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是47万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为7.4万亿美元,伊拉克战争,美国付出的相当于我国在和平大好时期2011年一半的国民生产总值。
如若中日在钓鱼岛的争端上升到战争的高度,就算控制在局部战争的范围内,我国能够承当类似的战争成本么?更何况,如果钓鱼岛争端升级到军事冲突,美国能够坐视不管么。冲突中,只有美国会乘火打劫么?还有南海诸国呢?还有台湾呢?还有大路边境线诸多国家呢?国内社会环境呢?
“看中日关系,只盯着钓鱼岛?看钓鱼岛,只盯着领土纠纷?领土纠纷还只盯着不可调和的“差异”部分?正是这样一步一步的把中日关系的范畴缩小,一步一步的让中日关系从一片复杂森林变成一棵只剩仇恨、对立的树,也是这种“战争思维”的特点。当然经不住推敲。”
总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之心不容置疑!但是,在做相应的“爱国行为”之前,先扪心自问,我的行为是自己的理性思考结果,还是感情用事,更甚而所有的言行仅仅是“随大流”“从众”而已?
有争执,我们启用外交手段斡旋,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利益;没有争执,我们自强不息,不断强化自身素质,不仅让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向前高歌猛进,还要让我们拥有更多更先进更实用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系。
爱国是这样的,在国家需要我们奉献智慧的时候我们拿得出智慧,无论这种智慧是用在经济生活中还是在外交斡旋中;在国家需要我们以身躯捍卫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的时候,我们也能够纯爷们的为国捐躯!而非愚昧的抵制日货,愚昧的袭击驻日大使!
段旭
2012年8月30日10:03:15星期四于云南腾冲
分析的很好,现在的人就是被各种信息给冲的缺少理智了,最受不了现在的各种打砸抢
好像韩国就抵制日货。。。。。。弱弱的说一句。
主要是韩国人的身土不二的思想让日货一直就没有市场 抵制了也不会对自己国家的经济和就业造成太大影响 但是中国经济目前的复杂局面让抵制日货的确有点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味道。
分析的很好,万事万物都在联系之中,中国正处在上升期,保持自身的发展是最重要的。
很认同你的观点,在国内,其实很多人在非理性的活着,受到少少鼓吹,就会麻木地跟随…用成龙大哥的话来说:中国人需要给人管一管…
哈哈,要需要理智,盲从 不好 不好
引用一段:每当国内反日情绪高涨时,笔者心头总会不经意闪现出鲁迅先生1925年说的那句话,“国民倘没有智,没有勇,而单靠一种所谓的‘气’,实在是非常危险的。现在,应该更进而着手于较为坚实的工作了。”
最要紧的就是不要乱砸东西,尤其大街上国人开的日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