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评价,如果书内容完全真实,或者说逻辑成立,是本5星好书。
通篇翻译质量不错,没有晦涩的地方。信息密度比较大,不错。
摘要:
一.内容可信度存疑,无引用、没展示好的数据。
二.书内容
1.成年后,脑、性格很难改变
2.少做有身体接触的运动,少剧烈运动
3.记忆需要重复,期间需要休息
4.少喝酒不吸烟
三. 引申感悟
1.宽容别人,别试图改变别人,尤其亲朋
2.小选择,权衡利弊。大选择人是靠直觉,错了无可厚非。
一、存疑
1.中科大 周江宁,浙大 包爱民推荐,但周江宁是作者DS的学生,DS是浙大的教授,并且网上某人新浪博客看出,包是听了DS讲座后,下决心在DS做博后,最终情况属实否不详。所以也不见得此两人推断有完全客观性。
2.封面说,全球脑研究旗帜性人物,维基百科上没有此人词条。
3.应该是科普文,但全篇未见一点引用标注,书后附录也没有,比起寒假看的《对伪心理学说不》比起来差远了,不知道是中译本没有翻译?还是作者很NB一点都不用?还是作者疏忽了? 虽然那些东西对门外汉来说基本都不去看,至少可以增加可信度吧。
4.整本书数据少且没有来源,论证大多数是个案,或者是作者的课题组接到的列子,所以可信度、普遍性不是非常高。
以上的质疑也是《对伪心理学说不》所教的一些方法,并不是鸡蛋里挑骨头,或许因为是要写一本大众化科普文考虑可读性,所以作者没有严格引用等吧。
二、就书的内容而言,自己新学到的、有感触的几点。
1.人的性格特征、天赋、智力、缺陷、性取向、夜猫子还是早起鸟,在出生前就已经被确定了。成年后大脑很难发生大的改变
这点存疑,难道真的成年后就改变不了了? 如果那些洗心革面的人,是因为出生前/成年前,就决定了,只是一直隐藏着个性?
并且作者也没有很好给出证据。
2.剧烈运动会折寿,因为新陈代谢快。接触性体育运动会损伤脑,所以还是看体育,或者下象棋好。
这点也不敢完全认同,不能因为有身体接触的运动有可能造成脑损伤就否定所有的体育运动。剧烈运动折寿也存疑,文中只提到,数据显示顶尖运动员平均寿命短。
3.同性恋、恋童癖是天生的,性别在子宫就决定,不受环境影响。
4.第一次热恋是不可能有理性的,不受控制的,第二次开始,才能说理性考虑。
所以,初恋就成功的,到底是不是真的成功?
5.记忆分长短期,需要重复训练,且期间需要休息。
这佐证了主流观点吧,那被单词神马的就这样吧。
6.毒品带来脑损伤,酗酒伤害小脑。小脑是负责记忆、复杂学习的。
少喝酒,不吸烟。
7.小的选择,可以列出利弊理性思考,大的抉择,几乎都是瞬间完成的,凭借直觉。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大的抉择信息不够?大的抉择,选择不同影响很大,所以即使认为分析好了还是无法理性思考?小的选择,就算选择错了,影响小,也比较容易遗忘,大多记得是判断正确的?
三、引申出的一些感悟
1.宽容别人,别试图改变别人,尤其亲人朋友,最在乎我们的人往往最容易被我们伤害,勿强加意愿。如果作者说的,性格等很多方面成年后不能改变,很有切实体会。
2.既然大的选择不能理性思考,那也不妨碍在生活中,各种小的选择权衡利弊,让生活更美好。而一旦大的抉择,造成不良后果了,对自己宽容些。
—
欢迎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sigh…三篇笔记都似懂非懂,不过产生了很大兴趣,有空得去找来对照你的文章读~
btw,你是08级?09?
我是10级的。这本书是主题阅读的第一本,现在觉得作者太偏激了,《超负荷的大脑》《进化的大脑》这两本很严谨又不失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