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越来越加速化的时代中,为了买房子,为了赚更多的钱,为了过上富人的生活,为了找到一个水分多的工作,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浮躁的奋斗”着。越来越少的人能够自己静下来关心一下自己,想象一下能够让自己到八十岁想到还能开心的事情,他们的朋友也越来越少接触,似乎他们连做这些打算的时间都没有,一直活在自己忙碌的世界中。
在这个浮躁时代的大环境下,我们似乎很难让自己保持平静,我们尝试去远足、阅读、独处……甚至是强制自己安静,但事实上无论那一刻我们都心存焦虑。
大环境是浮躁的一个因素,但最主要的是我们的内心。
我们应该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态呢,我想应该是:平和沉静,务实精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浮躁说到底是心中缺少一种平静心。很多人只看到马的速度,却看不到牛的精神,只想享受骑在马上的随风感,却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工作、进步。内心的懒惰感会吞噬自己。
除了这颗平静心,然后就是自己要保持高尚的志趣,如果没有精神上的支撑,更没有独立思想之说。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不为功名利禄所扰。
突然想到了前几天比较热的“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的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答案是很简单的。学校里,关心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人已成少数—-没氛围;提得出又打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人已成少数—-没数量;关心的往往是创业问题教学任务并非诚以育人—-没火候;现在社会,人人祈求安贫乐道,不搞也不敢搞科技创新—-没手段…………..总之,一般的,传统的,不打破世俗的思维是绝不可能造就出像乔布斯,诺贝尔,爱因斯坦这种伟人的。
当然教育不是说变就变,社会是需要以身作则的人来改变的。
我相信大家都在学校见过“宁静以致远”的标语牌。但“人在江湖”被迫“身不由己”。当今社会各方各面的压力和诱惑无孔不入,很难让人们在其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一个人如果以浮躁和不平静的心态处事,就难免会忽视别人的辛苦和自己所得到的幸福,看不得别人挣钱发财,容不得别人事业有成。嫉妒心和占有欲成为浮躁的衍生品,其后果可想而知,对于年轻的我们,浮躁就是我们所要面对的第一座大山。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独一无二的幸福,有时间抹去表面的浮躁,拿出幸福让自己知道,这个人生是多么的值得。
人想要的东西越多,越得不到就越浮躁。
很有感触,整个社会都是浮躁的
我总是觉得,学校的教育的帮助不能否定但是是有限的,个人的人生经历可以build up一个人的内心。。。
做回你自己,追随我心,不要生活在他人的世界里,要真正地为自己而生活着,明白自己,读懂你自己,才会快乐!
字体有点小影响阅读效果
哦,小失误哦。。下次我注意点。
浮躁是现在很多人的毛病,我也一样,是生存让我们心存浮躁,想要一个宁静的心谈何容易
不知道能不能插上一个音乐。。下次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