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归来

编者按:省三的答辩刚刚结束.虽说不是没答辩过,然而这一年停滞不前,再去说"我很优秀"连自己都不信.反正哪里都有一堆人神一样地存在,而,我要做的,仅仅是一步一步向着目标前进.也不再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身便足够。

今天是学校里举行省“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答辩的日子,我参加的是“省三”。从辅导员推荐我们填写申报表、提交个人材料开始算,也有好几天了,这几天我也挺坦然,现在真正是过去了。特别鸣谢朋友和老师对我去答辩的指导,又想起来了前导师的话:失败也是一种收获——不论成否,都是恩典。

首先,再怎么准备也不为过的,包括那几张PPT的内容积累,与陈述方式。当时国家奖学金答辩我偷了个懒,跟在我前面的同学打个招呼,只是在轮到自己的时候才去;今天没得逃,从头至尾听下来,真是感觉到了一种震撼:貌似每个人都拿过国家奖学金,每个人都是学分绩点高得一塌糊涂,每个人都主持着省级校级项目,每个人都在这个那个核心期刊发过什么论文,每个人都可以美轮美奂地闪过一堆荣誉证书的照片,每个人都通过无与伦比的数字与图片彰显着自己的各个方面的“特别优秀”……

而现场的答辩,又是一堆正装皮鞋,领带淡妆,精心设计的PPT模板与华丽的图片动画展示。其中几位我一向最为崇拜的“大神”们,每一张PPT都让我们这些候选者叹为观止,他们竟然那么优秀地存在!这真是埋头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会计学院的孩子们所不能想象的。

至于我,很丢人地在各方面辜负了所有帮助我的人。

辅导员叮嘱,你很棒哦,要自信大方——我抽签顺序偏后,一个个听下来觉得我没有核心竞争力了;

会计老师说,别超时,不要紧张——当我上去激活计时软件的时候那个倒计时一直成了干扰,语速快了,一共就5分钟还剩了50秒。

导师说,认真准备,别太在意——好吧,我得承认这几天还是挺在意的,在意错方向了。形象搞了一通,尽力修饰PPT,自己发挥得倒不是很好(基本没这方面锻炼)。

朋友说,列个提纲,不要背演讲稿——我确实没背,不过因为懦弱临时决定把演讲稿带上去了,结果产生依赖,大多照着念的。我是不是很欠扁 = = 还有找几个同学先演练一下的问题,没能付诸实施,因为转过来的会计学院风气有点“独善其身”,我在知道原来院的大神们聚在一起练一下的时候也很想把自己院的同学邀过来,后来又作罢,毕竟刚认识几天,怕被她们嫌弃——嗯,今天看来,会计院的这几个孩子确实都是说得很差的。完了以后我对自己说,哼,叫你不合作。

有时候真不是自己要“必胜”就可以的,这么多候选人都是自己熟识的朋友,知彼也知己,而真不是一时的博弈、策略或者发挥,就是可以超越那些文字和图片背后那夜以继日的努力与坚持的。自信从既往的努力来,只有平时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用在了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的工作上,只有平时合理安排了时间,劳逸结合,有过求索有过挣扎,有过拼搏有过顿悟,满怀希望尽力争取而不懈怠,才可以在鲜花簇拥的讲台前,双眸闪亮地看向台下坐满报告厅的老师与同学,自信地表示:我很优秀,我具备条件。

    今天感触颇多。搞笑的是似乎每当轮到自己发言了,才会真切地觉到我真的很浅薄很鄙陋,很傻很天真。记录下来,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在平时,而任何一方面的讲方法的付出都会带来很大的回报。

                                                                                                                  寒冰,17日于仙林

分享收藏本文

《答辩归来》有0条评论

    • 好像最近又没有邮件提醒了,嘿,偶然看到你的点拨真是赚了^o^ 是滴,同时我也觉得现在越来越能深入理解你的话了,努力贯彻:)

  1. 1 请教“田埂”的象征义
    2 盛赞“找到自己的差距”,“封闭环境里的自我满足等于死亡”
    3 最后一句抒情很不错
    4 共勉。

  2. 其实,没必要在乎结果,只要发现自己的不足,继续前进就好,还有一次失败就是一次成长。和你一样昨天的答辩,也是高手如云,我大二的敢跟大三的拼编程水平,我不求能胜出,只求找到自己的差距。当时搭档跟我说:“你看前面的人都这么厉害,我们还是不要上了,免得丢脸”,我说:“临阵脱逃不是我的风格,脸就是拿来丢的”。不去外面比较就不知道自己与别人差在哪里,一个封闭的环境里的自我满足等于死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残酷,我愿用我的青春去博得自己的一片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