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在外地读书的同学啊。
民以食为天。吃饭,又费钱又费时间,不吃还饿啊。出去吃太贵,自己做又感觉麻烦。
事先声明一下,本人吃东西很挑,不是挑胃口,而是挑质量。我是那种宁愿饿着也不吃一口泡面的人。身边朋友也都知道,我从不吃汉堡,薯条之类的快餐。
不吃的东西:
1. 泡面 泡面没营养啊。因为学习原因接触过毒品。。泡面的调料就和某种毒品闻起来味道一样。特别是盒装泡面,其实热水腐蚀包装盒壁后,都被人吃下肚了,有人还因此致死。
2. 油炸食品 致癌
3. 味精 其实是化学物质,对身体有害
4. 鸡精 其实和味精是一样的,只不过吃起来有鸡肉味,不过和鸡肉一点联系也没有
5. 酱油 太咸。。
6. 白糖 可以用其他更加健康的代替
7. 辣椒酱 哎,我以前是嗜辣如命啊,去别人家吃饭都记得给我准备一碗辣椒,但吃多了对胃不好,再胃疼千百次后戒了!
8. 饮料 一般都喝水或是茶,就算有比水便宜,也喝水
9. 咖啡 有咖啡因,喝了2天睡不好
10. 零食,膨化食品
关于吃肉:
能吃鱼肉就吃鱼,然后是羊肉,然后是牛肉,不吃猪身上的肉,只吃猪蹄和猪耳朵。
每天一定吃的:
早餐:
1. 牛奶
2. 干果
3. 地瓜 防癌
4. 黄瓜
5. 蜂蜜
中餐:
1. 西红柿 据说防癌,两个西红柿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维生素
2. 醋 一般用陈醋,可以软化血管
3. 小海米/小鱼 一般都不吃盐,都用小虾米/小鱼代替
4. 杂粮饭
5. 芝麻/芝麻油
6. 海藻/海带
晚餐:
1. 苹果
2. 豆腐 每天一定会吃一些豆制品
其实很多东西不是越稀有越有营养,就算是有那么多营养,也不代表可以吸收得了。石头里还含有铁和钙呢,能吃吗?
恰恰相反,从小都吃的,胃肠都适应了,能更好的吸收。
楼主对食品的误解不少,在此择一二反驳一下:
1、味精
味精是由大米由微生物发酵而得,并非化学合成,说化学物质并不准确。自然界所有有鲜味的食材中都含有大量的谷氨酸,是呈鲜味的主要物质。科学研究发现大量摄入未发现对人体有毒理学反应,且具有一定的营养作用。
2、鸡精
鸡精产品目前市场上龙蛇混杂,建议买大的知名品牌的产品。以太太乐为例,我曾去太太乐厂家参观过,所以比较了解。里面的一种主要原材料就是鸡肉,首先要通过煮鸡肉再将鸡肉加入到鸡精中。所以说鸡精与鸡无关系是错误的。鸡精所起的作用就是利用鸡肉的鲜味,提高鲜味的浓度,降低味精的摄入量。
3、酱油
真正的好酱油即美味又营养,里面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成分。如果楼主对盐特别敏感的话,建议用酱油代替。不过一定要先知名品牌。
@suffer, 谢谢兄台的解释。
味精是有淀粉和氮发酵而成,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 化学公式是C5H8NNaO4。
我不吃味精还有一个原因是预防味精综合症(MSG symptom complex)
鸡精和鸡肉是有关联的没错,这点我以前都不知道,还多亏你告诉我。不过里面还是有些味精成分的,估计以后也不会吃。
不吃酱油是因为它太咸了。不吃盐的原因也是一样的。
你吃的真讲究~不过,很健康
泡面不要一棍子打死 国产的泡面是很垃圾,日本产的日清泡面还是蛮好的
吃的太健康了,相比较起来,你不吃的都是我吃的。唉,我不要活了。
貌似忌讳太多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古代人不懂得这么多,但依然活的很开心。
哈哈,太有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