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90、80后貌似都挺追崇“小资情调”和“文艺青年”这两个词。先来个定义吧。
小资:向往西方思想生活,追求内心体验、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年轻人。小资情调应该是一种追求生活品味的人。
文艺:广义上,凡是喜欢文化艺术的青年人,都可称作文艺青年。
事实是,文艺青年这个词被物质化定义,格子衫、帆布鞋、LOMO加单反、混豆瓣、爱听陈绮贞的歌,当然还有让人看不懂的抒情文字博客……貌似只要符合了这些表面特征就算拿到了文艺青年领域的入场券——肤浅。我不过是念叨了一句“世间美丽的情话有千千万万,最美的莫过于那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罢了,某人就笑嘻嘻地夸我真文艺。也有我带了另一某人去了家小众意式餐厅,并且菜式还不错,她便夸了我其实是个很有品位、小资情调的人。当然,我很高兴有人这样说。不过现在看来,我做不到一个属性纯粹的人。
所以,我想说的是,大家一起做个没有标签的人吧!
没有标签不代表没有个性。正因为灵魂的矛盾,所以躯体才不可能演绎得如此完美绝对。既然如此,就不必在意给自己顶上什么标签,这才是真性情。如果从物质上的角度来说,在上海乃至中国这样的国情下,无论是小资还是文艺,成本都不小。像我的嘴就养得很叼,都有很固定的口味。于是,我毫不知羞耻地说这就是我的生活态度。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独有的癖好维护,没有对错啊,是自己的态度就该坚持到底。没有格子衫、帆布鞋,有自己独特的味道;不欣赏郭敬明或韩寒,有自己随性的Style;不怎么听陈绮贞的歌,但很追崇欧美风。我似乎早就跳出了“文艺青年”的条条框框,建立新的王朝,无可复制。不过,每个人都需要一点怪怪的气息,与主流文化是那样的格格不入。不在乎世俗的批判,有些冷艳的气质、孤僻的高傲,抑或亲和的性格。还有还有,摇滚的真诚。
你高呼“我是小资一族”“我是文艺青年”没人会来嘲笑你,但空下来你也该好好审视一下这名号前有没有个“伪”字。
文艺青年中是不是还有蒸汽朋克,樱花的凌乱,盛夏的燥热与悸动,大堆大堆泛黄有记忆的霉味?我想,我不适合有标签。即使算是文艺青年,我也不曾改变,只会是这定义因我而变!
博主的文章有点意思哈~~~
我是80后,貌似也在追求小资。呵呵
自允文艺青年的人都是浮浅的煞笔
凡是喜欢文化艺术的青年人,都可称作文艺青年,那我也算?
恩,不给自己加标签,才能生活的更自由
品味不是刻意追求出来的吧,是一种生活习惯的自然表现。
西方思想生活,追求内心体验、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年轻人,他们的表现就是那样的文化,是自然的,大部分不会天天想着吃饭了去西餐厅还是什么其他的不是?
不像国人排很长队进星巴克喝杯咖啡感觉自己小资了,甩票子买几个LV就成贵族了?不然
路过 顶了 关注一下
过来看看 留个脚印
呵呵 顶上 沙发
不错,瞧瞧了!
向大家学习。
牛人啊!厉害,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