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造力、实现灵感的奥秘

你是否常发现读书时有些文章,虽文字曼妙、却逻辑混乱,或者是道理深刻、却冗长得让人厌烦。其实我们所追求的一方面是内容本身,另一方面在意的也可能并非内容、而是其表现形式,即便道理或者故事情节已了然于心,相同的道理常常由于诉说形式的不同而让人耳目一新、陶醉其中。

换一个角度,当我们自己作为写者或任何工作的创造者,有所思当然比泛泛而谈要好。但有了想法以后也不要急于立即去实现,思想只有经过沉淀和试炼,表达出来的东西才能拥有自己独特的灵魂。如果想法尚未成熟即被剥离母体,也许你就丧失了更深层与自己的想法打交道的机会—— 感受那种持续专注很长一段时间,深深沉醉在观察事物奥妙中,甚至无法意识到时间流逝的体验。
 
好像最最打动我的始终是那些能够把我模糊感觉得到、却无法捕捉的思想提炼成文字的作品往往见到这样的作品,我就开始想,为什么别人能够拥有如此创造力呢?
 
Betty Edwards 在她的《Drawing on the Artist Within》(1)中给出了一个精辟的归纳:一个灵感若要得到实现需要经历下面五个阶段:洞察,积累,沉思,启发,验证
读到此处,请停下两、三分钟,仔细思考一下这五个阶段的含义。
 
……
 
……
 
不要偷懒,再仔细想一下。
 
……
 
……
 
……
 
其实,大概半年前读这本书时,我就觉得用这五个阶段的总结相当简洁有力。于是随手记下了这个过程,而后每当我在学习还是工作上想要酝酿出一个新的成果,尤其是在前行中遇到阻力时,总忍不住回首去想想这个五个阶段的含义。
“洞察”代表初步灵感的出现;“积累”代表我们开始进行研究调查;“沉思”指的是深思熟虑,和冥想的过程。如今似乎许多人因忙碌而忽视了每天留出一段固定时间去思考。而事实上,每天用晚上睡觉前和早上起床前的30分钟静静地在床上思考,自从养成了这个习惯后,我惊喜地发现写文章也好,亦或是解决事情的最优思路都是那时产生的。
“启发”是五个过程中唯一不知道何时开始的阶段,比如你躺在浴缸里一遍又一遍地思考该如何解决某个问题,然后突然大叫“明白了”!这个“AH-HA”就是你灵感实现的象征
这之后,当然也少不了“验证”的步骤。
 
牢记这个创造原理,就意味着掌握了一种新的看事物的艺术,学会去审视自己的创造力。但是,如果不加以运用它,有策略没行动,那么你还是无法慢慢接近那个神奇的“AH-HA”时刻。想要抓住心中瞬间产生的灵感,就不能拘泥于形式,必须迅速地用工具记录下来,之后再转化为具体行动。这里不得不提到由David Allen发明的GTD(Get Things Done)时间管理系统。如果你还没有好好研究过,不妨去看一下改写过的中国版本小说型的《小强升职记》。原本略嫌枯燥的方法论,由作者邹鑫的改编,变得通俗易懂而且容易上手。
 
我向来坚信,实干出真知。当我意识到自己又是网页,又是博客,又是纸质纸,又是电子书,还有Email什么的,个人的信息流量已经多得无法直接充分消化的时候,一切变得电子化就显得异常必要。强烈向大家推荐我现在用的EverNote作为知识管理系统,以及ThinkingRock作为时间任务管理系统!可能比别人更进一步的是,我除了用EverNote分类知识外,还建立了”Action_Work”, “Action_Personal”, “Action_Blog”, ”Project/Datebook”, ”Wait/Someday”这五个笔记本,这样我的EverNote就能和ThinkingRock对接上,形成一个完美的知识管理与时间/任务管理的循环流程了。
也许你无法直接理解我说的,没关系,下载那两个GTD软件,用过后你就明白了。刚开始上手可能感觉很难很纠结,不过咬牙挺过去,一切都是为了将灵感转为可执行的计划、真正有效率地付诸于行动!一旦习惯了这个体系,你就会发现生活品质得到巨大的提高。
以前博客中就贴了一幅ThinkingRock的流程图,朋友们都看不懂,所以我这次就补一张《小强升职记》里的任务处理流程图。(见下,点击见大图)
 
 
 
(任务处理流程图)
 
有意思的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并与前面的灵感5步骤作比较,会发现下图的“材料”就是之前灵感流程图的“洞察”,“收集”到“工作篮”就是之前的“积累”,“是什么?”照应了前面“沉思”的过程…… 一本教艺术家们如何绘画创作的书,竟然与一个教现代人高效产出的理论产生如此之大的呼应。你是否也觉得,挖掘出感知世界的奥秘实在是很奇妙的事呢?
 
 
(1)原文的中译名为《素描的感知技巧》,之后翻译并收藏在《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之二》中。在读了中英两个版本并做比较后,我建议可能的话还是读英文原版的《Drawing on the Artist Within》。
分享收藏本文

《培养创造力、实现灵感的奥秘》有0条评论

  1. 洞察,积累,沉思,启发,验证。作者近来的文章给我的启发特大,受益非浅。经常看看,聊聊,对我特有帮助!

    • @Cecilia,

      Hi Cecilia,
      我就是在官网下的,要不你再试一下?它的v2.2.1是免费的。不过iphone app要钱,如果为了要“云同步”的话,最好是都用起来,sync很方便。
      试了后告诉我吧。Good luck!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