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成功呢?我想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是不同的。我认为成功是一种心态,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自我认知。不论你是谁,不论你身居何位,或富或贫,或贵或贱,只要你认为自己是成功的,你就是成功的。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加成功。为什么呢?我不禁反问。原来,我们总是喜欢去作对比,我们总是看到别人比自己生活的好,他们收入比我们多,能力比我们出众……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一直被自己欺骗了?我们所要追寻的成功,其实正在我们手中握着,而我们却浑然不知,傻傻的去追求别人手中的成功。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这个世界之所以这么多的痛苦,在于人们不断地追求别人手中的幸福与成功,而却忽略了自己已经拥有的成功。
我曾经花了50元钱上了一堂关于幸福的课,那堂课的其他内容我不记得了,唯独记着一句话:“珍惜才能拥有,感恩才能天长地久。”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样东西,它们的存在必定是因为它们有价值。如果我们不能看到这些价值而忽略了它们的存在,它们最终将离我们而去。成功其实早已在我们手中握着,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它,并把它牢牢握住。
一、 目标并不是成功
我们对目标的认识一直有一个误区,那就是目标是为了达到而设立的。其实,目标它仅仅是一个目标,即使你没有达到,也并不能说明什么。
真正的成功是一段路,它介于起点和终点之间。我们开始去做一件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正在享受成功的乐趣。最终结果怎么样,已经不重要了。或输或赢,已不再重要,我们从过程中已经获得了太多的成功。
二、 追求幸福的方向
幸福来自内部,而不是外部世界的物质诱惑。在简化生活的过程中,我们时刻要提醒自己舍去不必要的事情,只专注于做最重要的事情。这样,我们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看待这个世界。一切物质名利,都随风而逝,无法撼动我们内心的坚实。
三、 懂得专一
我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那就是不够专一。我买过很多英语学习资料书,但是总是没有认真的看完一本。我被那些所谓的”30天攻克英语单词”、”17天拿下英语语法”等标题党所吸引,认为这就是我想要的。我不停的换着参考书,换着学习方法,最终,我一无所获,因为我不够专一。现在想来任何一本书,只要你能完全掌握吃透,它就是一本好书,一本值得读的书。你不需要再买第二本。
打篮球的时候,我并不害怕那些自称掌握10000种技术的牛人,我害怕的是那个把一种技术练了10000次的普通人。他们才是最可怕的人,因为他们懂得专一。
四、 自负是可怕的
自信是好事,自信过头就是自负了。在《The Danger of Overconfidence》一文中,作者解释了自负对我们的危害:首先,自负会让你不能清楚的认识自己;其次,自负会给你带来失败与自责。在生活中,我们会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你认为这只是一个小考试,你的能力完全能够考高分,所以你不去认真备考,最终结果是你失败了。克服自负的心理,我们就要保持谦虚,及时清零,认为自己所做的还不够,还要努力。今天要比昨天收获更多。
五、 失败+失败+失败=成功
这个等式已经说明了失败与成功的关系:成功来源于失败,没有失败的成功是不存在的。
在《Failure Is an Option, but Fear Is Not》一文中,作者探讨了恐惧与失败的关系。我们总是不能容忍失败,但却时常迁就自己的害怕。殊不知,我们害怕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害怕失败。
1、 让自己失败。
2、 从失败中学习。
3、 害怕+失败=成功
六、 你是否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Risk comes not knowing what you’re doing.”–Warren Buffett
“风险来源于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巴菲特
在《5 Essential Principles of Risk-Free Success》一文中,作者提出了两个问题。
1.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2.我掌控自己的情绪了吗?
也许你会问既然人们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去做呢?答案是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做一件事情会受两种原始动力所驱使–害怕与欲望。仔细分析自己的行为,你会发现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掺杂这两种情绪。你现在努力复习,第一,你害怕考试不及格,第二,你希望自己考一个好分数。
当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首先要问自己是否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到底是一时兴起,还是理性思考之后的行为?如果是一时兴起,那么我们就要学会简化,将这种不必要的杂念从头脑中去除掉,关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并且把失败的风险降到最小。
把握你手中的成功,从现在开始行动,你会成功的!
总结的真不错 ,学习